跳到主要內容區

香雨沿革

香雨書院大事記(Event)

2007/11/01 香雨書院(鹽分地帶文化館)正式揭牌開幕。

2012/12/01 創辦人林金悔先生捐贈香雨書院予本校,並舉辦捐贈及揭牌儀式。

2020/08/01 香雨書院併入本校圖書館,設立文物組。

壹、緣起 (Preface)

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林金悔先生為推動文化紮根,早有在家鄉興建「香雨書院」之夙願,並於1987年邀請北門區藝術家返鄉寫生,且出版 《北門區寫生作品集》。於1997年成立「財團法人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20035月改稱「財團法人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持續推動北門區文化工作。香雨書院是林金悔先生為回饋故鄉於退休後捐出退休金及向各界募款三千萬元興建。

臺南大學於2012年幸得林金悔先生捐贈位於香雨書院所有建物與收藏品,於2012121日舉辦相關捐贈儀式、揭牌儀式,正式成立臺南大學博物館。202081日改制後併入圖書館文物組。

貳、展間配置 (Exhibition Plan)

香雨書院位於臺南市將軍區(漚汪)長榮里182號,由建築師劉國滄以通天(階梯、觀景臺、瞭望臺)、通地(玻璃可直望外面的土地)、通古今(傳承、由古至今再至未來)以及「雲深不知處」(可從外面觀看內部)為設計準則(黃文博,2017),打造出米白色船形建築本體,大致可分為東、西兩區,包含四個展場:

展廳 (Exhibition Room)

分為入口戶外空間及東側一、二樓展廳。入口戶外空間常設展出陳景容鑲嵌壁畫〈飲水思源〉、〈農夫與牛〉;一、二樓展廳每年預計有56檔展覽,至少有一檔為鹽分地帶文化或藝術家特展。

鹽分詩橋 (Poetic Bridge of Saline Land)

連結東、西兩區之陸橋,可一覽香雨書院周圍田園風光,並透過戶外展板展出在地詩人及文人作品。

鹽分詩窗 (Poetic Windows of Saline Land)

位於西側二樓,常設展出香雨書院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於2009年合作之展覽,以玻璃噴砂的方式展出北門七子中吳新榮、郭水潭、林芳年等名家詩文,以及鹽分地帶蕭瓏社之詩作等(胡筑珺,2009)。

觀景平台 (Observatory)

從東側的樓梯走到頂端,為香雨書院的觀景平台。欄杆處嵌有詩人羅門詩作〈天地線是宇宙的最後一根弦〉,與遠眺嘉南平原鹽分地帶的景色相互輝映。

參、典藏文物 (Collection)

「香雨書院」典藏地方文物,包括鹽分地帶藝術家作品、文學作家手稿信函著作、古地圖、拓碑、古文書、老照片等,亦蒐藏相關書籍九百餘本及臺灣各地區美術作品集二千餘冊,文獻一萬件以上。

參考資料 (Reference)

胡筑珺,《台灣文學館通訊》,第23期,80-83頁,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

黃文博,《臺南文學步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瀏覽數: